「緣起:單巴強欽到單巴尊者前,見尊者年老體衰。」
造論的緣起:有個叫做單巴強欽3的人到單巴桑吉尊者面前,見到尊者已到遲暮之年,健康狀況也不好,顯現年老體衰。
「便說:尊者您即將從安樂至安樂處,當日人們該依靠誰?該怎麼辦?說完失聲哭泣。於是單巴尊者為當日人們留下遺訓:」
於是說:您這樣的修行人,即生中具足快樂,遠離世間痛苦,將來圓寂以後,也會前往清淨剎土,具足安樂。如果您圓寂了,當日瓦依靠誰?以後該怎麼辦?要修什麼法?我們是無依無靠的!他一邊這樣說,一邊失聲哭泣。於是單巴尊者為當日為主的天下眾生,留下了遺訓。
一般來講,大圓滿的祖師,比如嘎繞多吉、西日桑哈、嘉納思扎,他們離開世間之前最後留給弟子們的教言是最深的,叫做遺訓!
上師如意寶的「莫捨己道,勿擾他心」,也歸納了上師所有的教誨,以這八個字留給世人。希望大家永遠謹記法王的教言。
我們每個人應時常提醒自己:作為居士,有居士的正道;作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正道;作為商人,有為商之道;作為非佛教徒,也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法王的教言仍可以指點迷津。再加上盡己所能地「勿擾他心」,也就是說沒有特殊必要,儘量不擾亂,更不能傷害別人,這是大乘佛子基本的人格準則和底線。
「頂禮上師!」
首先應該頂禮上師。任何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都會懂得自心的證悟完全來源於本傳上師,所以單巴桑吉尊者在造論時,也先頂禮自己的上師。尊者的大部分上師是印度人,《青史》中對他的歷史有記載,在此不做廣述。
我常這樣想:如今我們雖然無緣親見德高望重、具有圓滿斷證功德的祖師大德們,但卻有幸見到他們的教言,所以,理應拋棄追求名聞利養的世間雜染之心,以清淨、歡喜、恭敬的心來諦聽,如此才能獲得佛法的加持和甚深的成就。
很多道友在接受佛法時,有歡喜心,這很重要,人的心態很重要!有歡喜心,聽法便會圓滿。《大寶積經》中說:「於如來聖教,敬心而聽法,於法恭敬已,速悟大菩提。」於如來的聖教,以恭敬心、歡喜心來聽受,則可以迅速獲證菩提。比如你在某位法師前聽課,對法師不屑一顧,甚至有污衊和譏笑的態度,那麼不要說從他那兒得到佛法,連世間法也得不到。
對此我深有同感。想起我在讀初中時很調皮,對老師不恭敬,給老師取外號:白蘿蔔、紅蘿蔔等,那時的學校也不正規。有一位老師剛剛從外校調來,他的衣服破破爛爛,皮鞋是超大的軍用鞋。有一個同學叫尼瑪才讓,個子特別高,現在在色達某處當門衛,當時最愛欺負老師,他說:「老師的皮鞋是雪豬子。」老師正在講課時,所有的學生都在下面嘰嘰咕咕,老師全然不知,一直問:「你們說啥?哪有雪豬子?」哪知道是因他的皮鞋引起,甚至演變成老師就是雪豬子了。我們在他面前聽了一年多的課,學得很差,因為對他不恭敬。
另外有一位老師非常厲害,也有善巧方便,經常給我們講故事,我們對他很恭敬,學到的知識始終記在心裏,初中時他講的《岳陽樓記》等課文,我現在大部分都能記起。
所以,我們對法師、輔導員乃至普通道友都應恭敬。對於菩提學會的輔導員,倘若他如理如法地傳播佛法,我們就不要用世間眼光去看待,而應該用恭敬心和歡喜心來接受佛法,這樣互相都得利。那麼對大活佛、大上師就應該恭敬嗎?也不一定。我們應依法不依人,所謂的不依人並非指不依止善知識,但在某種意義上以法為主,而法的來源是誰呢?我們也要去分析。
「會聚當日眾行者,猶如舊衣不變新,
壽盡無藥可救疾,必然離世地上人!」
《當日教言》中首先講了無常法。當時帕單巴尊者的身體狀況不如人意,他也覺得自己活在世間不會長久。(其實當日人們的信心很不錯,前不久我遇到一些當日地方的老鄉,我問當日現在如何,他們答非所問,只是恭敬地說:「皈依三寶,喇嘛欽!喇嘛欽!」他們具恭敬,不傲慢。我想:單巴尊者賜予這樣殊勝的教言,當地人肯定具足恭敬心、歡喜心和對佛法虔誠的信心。)
他看到聚會的當日行者說,聚集的當日行者,對於每一個人,在生命中已經流逝的年華不可能重來,比如年輕的歲月已然逝去,重新變回年輕絕無可能,只能在年老的歲月中尋找美麗和快樂。又如一件舊衣,絞盡腦汁也不可能將之變成新衣。同樣,壽命已盡,通過藥物、經咒或其他任何方式也無法挽回,這是一個必然規律。世上所有人都會離開這個世間,不可能永遠不死而長存於此。
誠如《正法念處經》裡講:「三界諸眾生,現在及未來,生者必有死,無有法常者。」三界中的所有眾生,現在也好、未來也罷,一定會離開此世間,凡所有生,必定有死,無有任何常法。
所以要思維,我們現在處於這個世界,何時離開很難說,可能有些人因為吃錯了藥,突然就撒手人寰,醫生搶救也無力迴天;可能有些人心態不正常,自己服藥就離開世間了;還有些人雖不想死,但因交通事故等而死去。
前不久馬來西亞航空出事,死了兩百多人。我認識一位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他常年統計全國發生的交通事故,我曾和他溝通過,他說如今每小時因交通事故離開人間的,比波音747容納的乘客數量還要多。就相當於一架滿載乘客的波音747飛機,在每小時中墜落一次一般。只算中國的交通事故,每小時中就有大概這麼多人死亡,因交通事故而死的眾生數不勝數。飛機在安全係數上還算是比較可靠的,如此看來,在任何處所,生命都極其脆弱。
因此,單巴桑吉尊者教誡道:我即將離開人間,你們雖然依依不捨,但是緣起已經壞滅,任誰也無法和合。間接教誡每一個人,因為很多人未曾想過自己會死亡,尤其是不學佛的人,真的很可憐,死時也非常痛苦。
以前法國有一個純粹的無神論者叫華帝爾,他相當著名,有一定的成就和威望,但他死時特別痛苦,他說:「我非常害怕,似乎看見了前面有地獄,救命啊!」慘叫著離開了。他生前根本不承認所謂的地獄、天堂,臨終非常可憐。沒有任何信仰的人真的很可憐。
世界著名文學家歌德,死時也萬分痛苦,他說:「我前面一片黑暗,希望你給我帶來光明。」喊叫著痛苦離世。
如果今天是最後一天,作為佛教徒,心裏有什麼準備?我們可以捫心自問。
漢地北方、上海等很多城市都設有瀕死體驗機構,交幾百元就可體驗一次死亡。先寫遺書,之後躺在棺材裏大概四五個小時,出來後類似重生,很多人在體驗時心驚膽戰,覺得「只要活著就可以,死亡是多麼痛苦啊!」我在上海聽說這種機構時曾讚歎過它的好處,至少能讓有些人對死後到底有沒有中陰身生起懷疑。不過,設立這些場所的人可能只為賺錢,抓住很多人比較執著自己生老病死的心態,目的並非是爲了介紹中陰的情節,但有時大家也會依靠這種方便,思維自己活在這個世界的時日多寡。
在這方面,佛教修行人確實不錯,大家都知道生命脆弱。可是世間人有時就非常可憐,對生命無常、前生後世、業因果一點概念都沒有的人,好像覺得自己已經長生不老、生命永恆,根本不會死亡,一提及死亡就忽略、逃避,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接受方式,這個問題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