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如何面對貪心—2


如何面對貪心2

二、貪心產生的因緣

     就像溫度、濕度、空間都具備的時候,種子才會長成苗芽,這叫做內在的因緣。貪心的產生,也有三種因緣:
    
    第一,每個人都有貪心的種子。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薩與阿羅漢,才毀掉了貪心的種子。普通人即使是在沒有產生貪著念頭的時候,甚至是在深度睡眠的時候,貪心的種子也一直存在心裡,只是貪心不明顯而已,這是最大的根源。

    第二,外在的因緣。比如,在看到隔壁鄰居的汽車比自家的汽車好時,就會產生一種貪慾心:我一定要買比他家更好的汽車!在沒有看到鄰居汽車的時候,後續的想法是不會產生的,所以,看到鄰居的汽車,就是此貪心產生的外在因緣。

    心理學家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每天都看一個小時的電視,一星期的開支,一定會多出4美元。因為電視廣告的刺激,會讓我們不明智地去買回本來不需要的東西。另外,刷信用卡消費,也會超過現金購物的額度。因為在刷卡的時候,雖然也知道是要付錢的,但感覺不是那麼明顯,所以無所謂。而現金就不一樣了,能看到錢包裡面的錢越來越少,這都是心理在作怪。有了外緣,就有可能產生各種煩惱,這是第二種因緣。

    第三,非理作意,這也是最關鍵的。因外因刺激而產生煩惱,佛教稱之為非理作意也即不理性、不合理、不合實際的觀念。若能在看了電視廣告以後,控制自己的心念,讓自己不生起貪心,則哪怕每天都看各種廣告,也不會起心動念,想著要去購買。


三、避免煩惱的途徑

    三種因緣積聚之後,煩惱就會出現,如何解決呢? 第一,從根本上剷除心裡的煩惱種子,但我們目前還沒有這種能力。

    第二,迴避外緣。比如,不看各種廣告,不看鄰居家的汽車等等,也可以減少一些慾望,迴避一些慾望帶來的痛苦。所以佛告訴我們,出家人或真正的修行人,應該儘量到比較偏僻、安靜的地方去修行,這些地方沒有豐裕的物質,從外因產生的煩惱也自然可以迴避,但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第三,消除非理作意。比如,過去在看到新推出的電子產品時,買不起就痛苦,買了又傲慢,自以為了不起:“只有我才能背得起名牌包,戴得起名牌表,其他同事都沒有”等等,以至於目中無人,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最後就是走下坡路、眾叛親離。雖然有些商品是現實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如果沒有,真的會很不方便,但商品的品牌,就往往與面子和虛榮心有關了。在滿足虛榮心的問題上,就需要控制非理作意了。

    對人的貪執也是一樣。比如,自己喜歡一個人,但對方卻不喜歡自己。在自己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個人觀想在前面,然後靜下來思考:難道這個人真的像我想像中的那麼有魅力嗎?我為什麼喜歡他?是外表、才華、錢、權力、名,還是別的什麼東西?


四、面對貪心的具體修法
  面對貪心,有兩種修法:一,世俗諦的修法;二,勝義諦的修法。
  (一)世俗諦的修法:世俗諦的修法也有兩個:一,不淨觀;二,無常觀。

    1不淨觀。在小乘佛教中,有很廣的不淨觀修法。通過這些修法,可以克制貪心。此處簡單地講一下不淨觀的修法。

    首先靜下來,並思維:我因為失戀、離婚而產生的所有痛苦,其根源就是貪心。因為我貪對方,才會導致痛苦。如果我不貪,就不會如此生不如死。是我自己的心在讓我痛苦。傷害我的最大禍根,就是我自己,而不是別人。

    我們過去一貫的做法,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因為他絶情寡義,因為他喜新厭舊,才讓我得了抑鬱症,才讓我走上絶路等等,但實際上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在執著

    很多人愛上對方的理由,往往是外表。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是這樣,只要眼睛看到的第一反應很好,就不會繼續觀察,立即深信自己的眼睛。但請想一想,究竟什麼是外表?眼睛看到的部分,其實就是皮膚。佛經裡面也講過,如果沒有皮膚,直接看到包裹在皮膚裡面的東西,所有人都會覺得很噁心難忍。誰也不會喜歡肌肉、骨骼、血液等等,而皮膚也只是覆蓋在這些東西外面的很薄的一層,這個人體真的是你想要喜歡的嗎?這樣觀察以後,最後真的會找不到一個喜歡的對象。

    2、無常觀。針對錢財的貪執,可以思維:雖然這個人目前很有錢,但他的錢是怎麼來的也說不清楚,也許下個月他就沒錢了,甚至人都有可能被關到監獄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每天報紙、電視、網絡都有這樣的消息出現。對人的執著,則可以這樣思維:這個人雖然現在長得很帥、很漂亮,但如果再過兩三年,他(她)也會慢慢衰老,外形也會越來越差。

    佛的方法,是公認的邏輯推理,而不是教條的信仰。佛告訴我們:在皮膚的下面,有三十六種不清淨的東西,有細菌、微生物、寄生蟲等等,就像螞蟻窩巢一樣零亂、骯髒不堪。不僅如此,所謂的美醜,僅僅是符合大眾的審美,或許在外星人或某些民族的人眼裡,人類公認的美女可能就是醜女。即便是美女,看久了也會有審美疲勞。更何況隨著時光的流逝,美女也會變老,紅顏不再、青春不復。通過觀察,就能深深體會到,原來真的沒有絶對、實有的美、帥、漂亮等等,這時候,我們的心就會稍稍放鬆一點,不會再過度地糾纏、焦慮。更進一步去觀察思維以後,慢慢就能放棄原有的執著。

    當然,對家人不要這樣修,畢竟我們都生活在世間,沒有必要徹底放下現有的因緣。不過,如果在家人能適當地這樣修,也不至於導致離婚和家庭破裂,還可以適當控制自己的貪心與控制慾。

    幸福和痛苦的主宰不是神,而是自己的心。想通了,就開心了,失戀、離婚也無所謂了,很多人說不定會覺得更自由、更舒服了。

    無常觀的修法細節,在《慧燈之光》中《四法印的修法》裡面介紹過,麥彭仁波切講得非常清楚。小乘佛教的不淨觀修法中,也將不淨觀講得非常透徹。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有點排斥,不習慣、不願意修。這時候要說服自己,我一定要修,這是我唯一的選擇。痛苦下去是沒有用的,繼續執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要拯救自己。


    修不淨觀和無常非常管用,若能常常觀修這些修法,至少不會走上絶路。但如果只是燒香、拜佛,而根本不修行,在面臨精神打擊的時候,佛教徒也有可能走上絶路。有些人明明知道這些道理,卻做不到,那是因為我們的修行力度不夠。
(未完待續)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