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當日教言解說》-7



「捨棄今世求後世,為計之頂當日瓦!」

修行是要做什麼呢?捨棄今世、希求後世,這是一切計謀之最。因為今世的目標和理想都非常短暫,沒有多大的意義,而後世卻極其漫長。所以,我們不要一味地耽著今生、捨棄後世,這種行為不合理。
然而,現在的社會與之截然相反,各位都清楚,像我們學院或個別的佛教道場中,多數人對積累後世資糧很重視。但是其他的世間團體,芸芸眾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追求今生的幸福快樂,一講到來世就「哈莫古」(藏語音譯,意為聽不懂),什麼意思?沒有興趣,不願意去了解。
為世間人講課,不敢講後世,講後世就像講十四無記法一樣,不成為對他的利益。他完全站在今世的立場上,對於來世,一方面很模糊,另一方面根本不承認,在這樣的群體中,再怎麼講也意義不大,社會已經成了這樣。
出家人的見解比較高,將家庭、名聞利養等現世法全然放棄,一味地好好修行、希求後世,這是成立的。對在家人而言,我在任何場合發言,都沒有主張他們剛學佛就拋棄一切,我不讚嘆這樣,因為很多在家人沒有達到這種境界。這個時候,你一方面可以學習佛法,另一方面對家庭、工作、親人、朋友的責任還需要承擔。否則,佛教徒都離婚了,在家群體都消失而全部出家,這是不現實的。即使因別人的勸導,或偶然、暫時的出離心出了家,仍然容易還俗,很多人都是這樣。
但是最根本的是什麼呢?我們要懂得,今世和來世相比,來世更重要。法王如意寶在接近圓寂時說:「世間法和出世間的佛法相比,我最重視的是出世間的佛法;今世和來世相比,我最重視的是來世。為什麼呢?因為它更漫長。」
其實這樣的理想也貫穿於平時的生活中,比如我們很小的時候,需要多年的刻苦努力,才能達到晚年幸福的目標。農民也要勤勤懇懇地在春天耕耘,他們為什麼早出晚歸那麼辛苦?(不信你們看色爾壩那邊,春天就開始耕耘了,現在用拖拉機,以前是用幾頭犛牛。)就是爲了收穫秋天的莊稼。城市裏的人為什麼買養老保險?他覺得年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年老時,如果沒人照顧、看護,會很可憐,因此年輕時一直在努力,這是很多人對未來的一種奮鬥。所以說他們都是管未來的,並不是只管今天。
那我們有沒有理由證明來世不存在?沒有理由,而且有千百萬的理由可以證明來世存在。那為什麼不能為來世奮鬥?不為來世奮鬥,是一種愚痴的行為。
對於世間人,暫且不說完全捨棄今世,這一點佛教徒也難以做到。因為完全捨棄今世要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樣,拋卻一切住山修行,這是很高的層次。我經常說:「出家人和在家居士是不同的,看破的比較多,不能對每個人都用高標準來衡量。」但是佛教徒應該思維:今世有多重要?它能維持多少年?來世如果轉生到地獄、餓鬼、旁生中怎麼辦?這更重要!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要權衡利弊,佛教徒不能盲目,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
我以前講《開啟修心門扉》時也講過,曾有一個叫寧莫的人問薩迦班智達:「捨棄今世的因是什麼?」薩迦班智達回答說:「懂得世間的一切萬法都了無實意,就是捨棄今世的因。」他又問道:「捨棄今世的緣是什麼?」回答說:「捨棄今世的緣是明白輪迴的過患。」然後又問道:「捨棄今世的量是什麼?」「是捨棄世間八法。」最後問道:「捨棄今世的驗相是什麼?」薩迦班智達回答說:「捨棄今世的驗相是世間八法對他沒有絲毫染汙。」
一個完全高標準的修行人,是對世間八法「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如今我們難以做到,那要怎樣做呢?至少也應知曉即生的事情重要還是來世漫長的輪迴重要,如果注重來世,那麼處理今生事宜的同時也會盡量地行持善法。一些有信仰的民族或地區,那裏的人會為來世做好準備,死的時候也很快樂,就像一個商人購置了很多寶珠,離開時心裏也會非常充實一樣,對這些概念你們應該正面理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