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空,相空),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一段藏漢文的版本差不多,只有第一句稍有不同,在藏文版的這段話當中,講了八種甚深道——空、相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漢文版當中只有七種。
觀世音菩薩繼續說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空,相空)”,舍利子,因為前面所講的種種原因,所以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相”指什麼呢?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分別:紅、白、黃、綠、高、低、左、右等等。
“不生不滅”,諸法為什麼不生呢?這個很簡單,我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如果諸法要生,肯定需要因和緣,有了因緣、有了因果的關係,才能產生。雖然在不觀察的情況下,我們都承認因果關係,連目不識丁的農夫,也知道稻種播下去以後,就會生出稻芽,但這些都是未經觀察的結論。通過前面三番五次的分析,我們都已經知道,無論怎樣分析思維,最終都找不到一個合理的因果關係。
此處要申明一點,不是“找不到”,而應當是發現根本沒有因果關係。以前我也說了,“找不到”和“找到空性”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有誤會。如果根本沒有因果關係,就等於是沒有因果了。既然沒有因果,那又怎樣產生呢?如果沒有因都可以產生,那隨時隨地都可以無緣無故地產生,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萬法是不可能產生的。既然不生,也就不可能滅,所以說“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從本體的角度來說,因為無始以來,包括任何物質和精神在內的一切法,就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煩惱和罪業也不存在,所以說“不垢”;既然沒有煩惱和罪業,又怎麼會有它們的乾淨呢?清淨和污垢,是相對的東西,既然沒有污垢,就沒有清淨,所以說“不淨”。
“不增不減”,功德既不會增長,罪業也不會減少。
從世俗諦或者凡夫的角度而言,凡夫通過學佛、修行,乃至成佛,就增長了很大的功德;在功德增長的同時,罪業也就減少了。其實,所謂世俗諦的意思,也就是幻覺。在幻覺當中,不空、有相、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但是,除了空性以外,沒有相、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垢、沒有淨、沒有增、沒有減,這叫做現空雙運。
以上八個要點,被稱為“八種甚深道”。
前面分析抉擇了五蘊的空性,下面接著講空性的本體。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空性的本體是什麼樣的呢?
前面也講了,中觀可以分為自空中觀與他空中觀,而在自空中觀當中,又有普通的空性與大空性之分:第一種,是普通的單空,也即用中觀的邏輯推理方式,對色、受、想、行、識分別進行分析思維,從而抉擇為單純的空性;第二種,就是遠離一切執著、戲論,遠離一切物質、精神之分別的空性。
什麼叫做戲論呢?就是我們平時執著的對境,包括常斷、好壞、善惡等等的分別。
中觀自空所講的空性本體是什麼樣的呢?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因為遠離了一切戲論,所以空性的本體既沒有色,也沒有受、想、行、識。
既然空中沒有這些,為什麼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是有的呢?這些都是從世俗諦的角度而言的。所謂“世俗”,也就是指虛幻;而“諦”字,又表示真實。這種“虛幻的真實”表示什麼呢?這就表示,雖然從物質本體的角度來說是虛幻的,但從凡夫的角度而言,卻是真實不虛,而不是虛幻的。
這些虛幻物質對我們的作用,也和真實的物質所產生的作用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我們有了執著,隨之便有了對境。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對境與執著合在一起,就會產生一些實為虛假,卻仿佛真實的作用。然而,這一切都只能在虛幻、無明的狀態下存在。當我們還被無明統治的時候,才會產生這些現象。在我們脫離了虛幻世界以後,一切都是空性。在空性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色、受、想、行、識。
這就像電腦顯示幕或電視機螢光屏上面所顯示的完整圖像一樣,雖然從遠處看來,是一個人的臉部、手臂,一座山或者一條河等等,但實際上卻只是由一些紅、黃、綠等顏色的螢光點所組成的而已,除了這些光點以外,並沒有什麼人、山、水等等。
一開始,我們只能從理論上瞭解到這些,當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會切身地感覺到佛陀所說的這一切。
很多人都見過,在西藏一些神山的岩石上,有很多以前的高僧大德們留下的腳印、手印等等。這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留下的呢?在平時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當修行人的內證力量非常強大的時候,外境就會被看得很淡,當外境淡化到一定程度之際,修行人就會有一些感受:我可以隨隨便便地穿過這堵牆壁,可以輕輕鬆鬆地從這棟高樓上跳下去卻安然無恙,可以被火燒、被水淹而不會有任何痛苦……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這就像是在夢中一樣,雖然夢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景象,但如果知道自己在做夢,則即使從夢中的十樓跳下去,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做夢,那麼從夢中的十樓跳下去,就很有可能會夢見自己摔得雙腿殘廢,甚至粉身碎骨、一命嗚呼……
同樣,那些修行人有些時候這種感受特別強烈,在那時,他們就有可能在岩石上留下腳印、手印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在這個人的心裏,絕對不能有任何“我能不能在這個石頭上留下腳印”的分別念,一旦產生這樣的懷疑,這種念頭就會覆蓋空性的境界,這樣一來,即使是再偉大的高僧大德,踩在岩石上,也只會像普通人一樣,而不可能留下什麼腳印。
關於這些現象,在史書當中也有很多記載,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真實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些人為的“手印”、“腳印”,或者牽強附會地將一些山洞中自然形成的圖形,誤認為是某些神跡的可能。很多去過溶洞的人都看到過,有些看起來像是佛像的石頭,實際上卻是洞中岩石上長期滴水,水中的石灰質所形成的石筍、石鐘乳,所以,任何事物都既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有智慧的人應該能分清其中的真假虛實。
儘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手印”、“腳印”卻是有憑有據、實際存在的,這些不勝枚舉的事實,也是外境為虛幻的有力旁證。
當然,即使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堵牆壁是虛幻的,但縱然使盡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現在也不可能穿過這堵牆壁。再比如,我們都知道電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但如果我們用手去摸帶電的電線,就肯定會有觸電的感覺。
為什麼這些外境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真實,而那些修行人卻能輕易地把外境改來改去呢?因為我們心裏還沒有太大的修行力量,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還是堅固不變的,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去改變它;修行人不但知道了這些道理,而且他們的修行也十分到位了,因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外境,改變一切。
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有那麼多可以改變外境的修行人,為什麼他們不齊心協力地把這個娑婆世界變成極樂世界呢?
雖然修行人可以改變世界,但他所改變的,只是在他自己境界中的改變。不過,有些時候修行人所改變的外境別人也可以看得見,就像前面所說的手印、腳印等等。在這些證悟者的境界當中,世界的確是虛幻的,像做夢一樣,他們對外境也不會有什麼執著,因而可以隨意改變。
我們不是在說神話,這些都是普通人通過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就像對一個四、五百年前的普通人描述現代科技所能做到的事情,他也會認為這一切都是荒誕不經的牛皮,但即使是現在的一個小學生,都知道這些是真實無疑的,因為這些科技成果,已經普遍被我們的日常生活所利用。
同樣,對沒有什麼修行的凡夫,講證悟的境界、菩薩的十地、佛陀的智慧、禪定的感受,也就像對幾百年前的人講量子力學、高能物理、現代科技一樣,很難理解,即使翻來覆去地用中觀的邏輯思維方法去推理半天,他也是將信將疑。但在他們自己通過修行開悟了以後,就誰也不會否認確鑿無疑的事實了,因為他們自己已經親身體悟到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