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蓮師心咒中種子字的功德


蓮師心咒中種子字的功德
揚唐仁波切主講


“嗡阿吽”代表著三世一切諸佛的身語意,透過這三字的加持,得以去除我們貪嗔痴三毒煩惱,成辦“法報化”三身的果位。

“嗡阿吽”三字代表著蓮花生大士的身語意的本質。要證悟這點並不困難,我們要確切決斷一切現相(如眼睛看到的色等等)乃是天尊的壇城;耳朵聽聞到的一切聲響,要決斷為蓮師的語之自性;內心一切起心造念,要決斷為蓮花生大士的意之自性。

我們現有的身口意三者,是從不清淨的顯現來看的;從清淨觀來看,我們身口意的本質,原是“法報化”三身。“法報化”三身的自性,總集於這三個咒字。

你那如虛空般的心性本質,那空朗朗的心性,即是法身蓮花生;在如虛空的心性中,當你覺知到心性中那不斷滅的清明本性,即是報身蓮花生,報身蓮花生除此別無其它;本性空而自性明的心性,遍佈於一切有情眾生的心相續當中,此乃化身蓮花生。

若能對蓮師具足信心,並至誠唸誦蓮師心咒,即使尚未能夠圓滿六波羅蜜修持,透過“嗡阿吽”三字便可具足“六波羅蜜”的功德。

(蓮師心咒的第一個咒字)“嗡”
一切諸佛,像是五方佛等等,一切諸佛的身,乃由“嗡”字來代表。

(藏文中)“嗡”字由五個元素寫成,象徵著“五身”和“五智”。五身和五智的功德,都總集在蓮師心咒的第一個字“嗡”當中。

(蓮師心咒的第二個咒字)“阿”
心的本性雖空,卻有無從遮擋的顯現,“阿”字於是總攝了一切諸佛的語。

“阿”字代表著萬法皆空,一切諸法都是空性而遠離戲論的意思。

(蓮師心咒的第三個咒字)“吽”
接下來談到“吽”字。“吽”是什麼意思呢?“吽”代表遠離一切戲論,一切諸佛的意金剛的本質。遠離我們的妄念,關於“有”、“無”、“好”、“壞”等一切戲論;“吽”字代表一切諸佛的意金剛及智慧法身。

“班匝”
天尊有許許多多,有些是寂靜尊,有些是憤怒尊,這些天尊可以含攝在五部裡面,像是蓮花部、金剛部、寶部等等,沒有不包括在五部裡面的天尊了。而一切金剛部天尊的心要,不論是金剛部的寂靜尊也好,或是憤怒尊也好,都是以“班匝”為代表。本尊裡面的“黑如嘎”指的是憤怒形象的本尊(如憤怒蓮師等等)。一切黑如嘎的天尊全部總集於“班匝”這咒字當中。

所以,即使我們沒有唸誦各式各樣的黑如嘎的咒語,而是一心一意來念蓮師心咒的話,念此一咒也等於念了所有黑如嘎天尊的咒語,因為此咒總集了一切黑如嘎的咒語。

在死亡之際,依著“班匝”的力量,可以投生到東方的現喜剎土。

世上的疾病和地震等災難,來自許多不同的緣,有些情況是由於住在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神祇內心不歡喜而製造傷害。他們製造的傷害,讓世人生病,使得世上有種種逆緣。“班匝”可以防護我們不受東方和東南方的尋香神及火神所製造的一切障難。

嗔心可以被“班匝”淨除,使得嗔心轉化現前為“大圓鏡智”。我們透過嗔心造的惡業,像是殺生等等,可以透過“班匝”來淨除。

“咕魯”
接下來是“咕魯”,這是代表寶部的心要。南方有寶生佛,天尊之中有一些天尊是屬於寶部的,所有這些寶部天尊的心要,就是“咕魯”。上師持明聖眾們都總集於“咕魯”之中。

“論藏”和“事部”亦包含在“咕魯”之中。

要如何明了自己的心性——明覺,或是離戲的空性呢?我們需要依靠上師,“咕魯”就是上師的意思。依靠著上師的加持,我們才得以明了自己的明覺。

透過“咕魯”的加持力,可以讓我們在未來臨終死亡時,投生到南方具德佛土。

“息增懷誅”四種事業裡面,需要壽命增長、福德增大、獲大財富、得大權勢等等,這些需要是屬於“增”業。透過“咕魯”,可以成辦一切“增”業。

在各方位當中,南方住有閻摩,而羅剎住在西南方,透過“咕魯”,可以克服閻摩和羅剎所引起的障難。

我慢的自性是“平等性智”,所以當我慢被淨除之後,將可得見“平等性智”。透過我慢而造的罪障可以藉由“咕魯”來淨除。有情眾生由於我慢而造了種種業,覺得“我與眾不同”、“我是專家”、“我是有大功德”、“我很有力量”、“我地位很高”、“我很年輕”、“我很有錢”等等,有這些想法就是有我慢——覺得我很好,別人不怎麼樣。如此透過我慢而累積的罪障可以用“咕魯”來淨除。

透過“咕魯”,可以讓我們得到四種持明果位當中的“壽自在持明”。得到此果位,則可任憑自己的意願,想在世間待多久都可以。凡夫死時,也許今日或是明日,死亡來臨之際,死主前來把我們帶走,沒有絲毫自主能力。如果得到“壽自在持明”果位,則由自己掌握生死,決定自己何時死去,甚至如果完全不想死去,也可以永遠待在世間。

“班雜咕魯”的“班雜”指的是心性的本質,心性的本質需要依靠上師“咕魯”來證悟。這是“班雜咕魯”的意思。

“貝瑪”
“貝瑪”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指依靠著上師的指引,而了悟自己心性的本質,如同出淤泥的蓮花。蓮花雖然從淤泥而生,但不為淤泥所染。如同這個譬喻一樣,我們心性的本質——基如來藏,安住於三毒煩惱之中,卻不為煩惱塵埃所污染。它本來就安住著,本來即未曾被染污。心性雖與煩惱同在,卻本來即從未被煩惱所染。“貝瑪”指的是現前的心性,而這心性本來即安住著,並非新生。

九乘次第當中的“烏巴”和“瑜伽”這兩部也總集於“貝瑪”之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空行,所有空行都總集於“貝瑪”當中。

透過“貝瑪”,使我們在死亡之時,能夠投生在極樂世界的蓮花當中。

“貝瑪”,可以成辦“息增懷誅”四業當中的“懷”業,像是如果我們想要控御天神、權攝妖魔,或是懷攝世間中人,這些是屬於“懷”業,藉此可以成辦一切的懷業。

這個世界的西方住著水神,西北方則住有風神。這兩者對於世界所給予的傷害,或是對我們各自所造的危害,可藉由“貝瑪”來回遮這一切傷害。
“貝瑪”不僅可以淨除貪慾所致的罪障,最後可將貪慾淨化轉為“妙觀察智”。透過貪慾所累積的業,可由“貝瑪”來淨化。不論我們貪的是財富還是權位,或是貪愛男子或女人,我們對於世間輪迴的貪著,透過貪慾累積的這些業,可由“貝瑪”這個字母來淨化。

在四個持明果位當中,透過“貝瑪”,可以得到“手印持明”果位。如果能夠得到“手印持明”,就能夠如蓮師一般,隨心所欲利益眾生。很多人問說究竟如何能夠利益眾生,如果你已得到了“手印持明”果位,就可以帶給眾生很大幫助。

“悉地”
“悉地”代表業部,業部當中的一切諸佛都總集於“悉地”之中。

在九乘次第當中,“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這兩者的命脈,總集於“悉地”當中。

在臨終時,透過“悉地”之力,可以在北方圓滿勝業剎土的“不空成就佛”的尊前投生。

透過“悉地”,所有共同和殊勝的成就都能得到。所謂殊勝和共同的成就——殊勝成就則像是成辦佛果那樣,能見到心性的本質,也是殊勝成就;共同的成就則是能夠成辦世間當中各種事業,擁有神通等等,或是增長財富受用等,這一些都叫共同成就。

要獲得世間上的成就,有各式各樣的財寶天神,一切財寶天神的命脈,總集於“悉地”之中。有人希望得到財富,就唸誦了很多財神法或是“咕嚕咕咧”等等很多財富天神,而一切財神的命脈總集於“悉地”之中,透過唸誦“悉地”,即使你沒有唸誦財神法,靠著唸誦蓮師心咒中的“悉地”,便總集了一切財富天神。

“悉地”可以成辦一切事業,特別是“息增懷誅”當中的“誅”業。對於傷害佛教或眾生的有情,可以透過“悉地”來調伏。不僅如此,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以它來成辦,它是一切佛行事業中的最勝者。

世間的北方安住著藥剎,他們控制著北方,由藥剎帶給世間或個人的一切傷害,可以透過“悉地”來回遮。

嫉妒被究竟淨化後,便轉化現前為“成所作智”。由嫉妒所致的業,諸如因他人有錢有名而感到不歡喜等等,這些都是由嫉妒所引發,此等一切嫉妒所致的業,可以透過“悉地”來淨化。

透過“悉地”之力,可以得到四種持明當中的“任運成就持明”。“任運成就持明”就是真正的佛地了。以顯教來說,從初地開始,第十一地“遍照地”是佛地。密教的系統是從“異熟持明”開始,到了“任運成就持明”,與佛地相當。

(蓮師心咒中的最後一個字)“吽”
所有煩惱,像貪慾、嗔心、愚痴、我慢和嫉妒等煩惱,不止如此,還有所有煩惱障和所知障,這些全部可以透過“吽”字來淨化。

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命脈,乃是此“吽”字。唸誦此一“吽”字,對證悟大圓滿的意涵,有大加持,大幫助。

特別是“吽”字主要能夠成辦威猛的“誅”業。所謂的誅業指的不是殺人這種事,而主要是針對聖教的敵人和傷害有情者,如果能夠消滅這些,能夠帶來利益。如果要行使消滅這些暴惡眾生的威猛事業,可以透過“吽”字來成辦。

一切護法,像我們平常念的這些很多護法尊,像是一髻佛母、怙主、羅睺羅、格薩、紫瑪等等,一切護法的命脈,總集於“吽”字之中。

五部:東方金剛部、南方寶部、西方蓮花部、北方業部和中央如來部,其中中央如來部的心要總集於“吽”字。


“吽”代表著:如此這般的殊勝功德,請於現在就賜予我!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