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耶喜措嘉空行母問答--醍醐竅訣


耶喜措嘉空行母問答--醍醐竅訣

多杰林巴伏藏品 揚唐仁波切傳授
鄔金智美  翻譯


頂禮上師! 耶喜措嘉空行母自八歲起如影隨形地侍奉鄔金蓮花生大師,蓮師欲離開西藏前往羅剎地時,耶喜措嘉空行母進行薈供且供養黃金、松爾石曼荼羅,並祈求說:嗚呼!蓮花生大師!您為調伏羅剎眾而離去,我卻被留在西藏,雖然我長時侍奉蓮師您,但我對於將來命終時無有任何把握,因此蓮師您慈悲開示攝集所有修行的殊勝方法為一、文簡易懂的竅訣。

蓮花生大師回答:
具有善心信心之身、具虔信者妳諦聽!
縱然有諸多甚深的身要,要點是如何舒適就如是放鬆安坐,一切身要乃集於此;縱然語有持氣、持咒等諸多語要,要點是遠離言說,如瘖啞般安住,一切語要乃集於此;縱然意有持、鬆、外散、內攝、召收等諸多意要,要點是無造作、自然、放鬆而安住,一切意要乃集於此。如是狀態中坦然安住,猶如炎熱太陽中的陽燄,若說無,依稀搖動,若說有,無形無色,無有任何可認之處,空而明澈,於此觀視為自心之本性。如此明瞭認知故,確定為「見」;於此無造作、無執著、坦然中無散亂為「修」;此中,對於六聚之顯現(指六塵)無有任何耽著、取捨、希憂為「行」。一旦產生疑惑與二意時,誠心祈禱上師,勿住於凡人中,在寂靜處清修,徹底斷除此世最貪愛的、關係最深的鎖鏈而勤修,若能如此,雖然肉體是凡夫,但意趣等同於佛。

其次,命終時如是依次而修:
地融入於水故,身感沉重而無法撐住;水融入於火故,口鼻乾涸;火融入於風故,身體流失熱量;風融入於識故,呼出之氣無法再吸入。此時感覺被大山所壓,好似困於黑暗之中;又感覺猶如自空中被拋擲,復聞震耳巨響,此外如漫天掀開的錦緞般感覺華麗燦爛,另又於產生的彩虹帳幕中顯現寂靜尊、憤怒尊、不寂不怒尊,各類頭首遍佈虛空,口出「打打!殺殺!吽吽!呸呸!」各種威猛聲音的感覺。光亦如十萬個太陽同時出現般的感覺。俱生神促使顯明本覺,並說:「勿散亂、勿散亂。」俱生魔攪亂、收攝一切顯現,並以猛力言詞謾罵、唆使迷亂。

此時應如是了知:被壓感非被山所壓,而是自身四大分解,於此勿畏懼;似困於黑暗之中,然並非黑暗,而是五根分解;猶如自空中被拋擲之感,然並非被拋擲,而是自己的身心分離並斷氣故,心無所依導致;一切虹光顯現,即是本覺之自貌;顯現諸寂靜尊、憤怒尊,即是本覺之自色;一切聲音即是自音;一切光即是自光。對此勿疑惑,若生疑惑,墮於輪迴。若斷定其皆是自顯現之後,坦然安住於明空,立地即證三身佛,縱使被投入輪迴亦不墮於輪迴。俱生神即是現在不令心散亂之正念;現在於歡喜苦樂及六根之任何對境,無有希憂、貪著極為重要,倘若現在就已獲得穩定,中陰生即能立地成佛,因此,從現在起不要散亂,真實實修極為重要。

俱生魔即是現在自己的無明習氣--二意(即疑惑),此時產生任何聲、光、虹之恐怖時,也勿生起歡喜、疑惑、畏懼,若生起剎那疑惑將墮入輪迴,所以要努力慎行險要之地。此時,一切胎門顯現為無量宮殿之故,於此勿生歡喜,要能確定,若能如此,不會投生六道,決定成佛無有疑惑。此時,非有佛之利益,自證本來即佛;亦非有地獄之傷害,執著自清淨故,永斷輪涅的一切希冀與憂愁。

此時,成佛之比喻:如清澈之水、如無垢染之黃金、如無雲之虛空。自利乃證得如虛空之法身,並利益遍滿虛空之有情;他利乃證得報身、化身,並利益顯現自本覺所遍及之有情。此竅訣傳授於重罪者如殺父、殺母者三遍,此人縱然被投入輪迴也不會墮於輪迴,決定成佛無有疑惑;若無如此竅訣,即使精通其他甚深教授,也不知徘徊於何處,所以於此竅訣精勤實修。

如此殊勝竅訣應傳之法器,是具大信心、大精進、大智慧、恆念上師、虔信竅訣、投入實修、心穩定、能捨棄世間者。於此上師交付之印、本尊之交付之印及空行交付之印。

我蓮花生大師,昔日三千六百年間依止善知識,尋覓竅訣、受言教、聞思修也未找到如此殊勝之法。我為調伏羅剎而離去,妳如是實修,將於空行剎土成佛,因此應精進此竅訣。


說完,蓮師騎著日光前往羅剎土,空行母當下解脫後,謄繕此竅訣,埋為殊勝伏藏,將此法交付咕嚕多杰林巴,願利益更多眾生!  三昧耶  甲甲甲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