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普賢行願品淺釋——願海導航》 第廿九講

 三、攝述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任何人若具有虔敬的信心,書寫《普賢行願品》的詞義並隨身攜帶,或是聽聞、讀誦為人演說此經等等,其功德不可思議,除了全知佛能夠證知之外,連聲聞聖也不能知曉,更何況凡夫眾生因此,其果報能獲得究竟殊勝的菩提,無庸置疑,此為佛所說的應生信受。
    總而言之,倘若有人在發起殊勝菩提心的基礎下,對《普賢行願品》有強烈的信心而虔誠讀誦,所獲得的廣大功德無法用言語表達,唯有遍知的佛陀才能徹底明瞭。「受持」無論是自己親手謄寫或是印刷的《普賢行願品》經本,一直不離身邊,並將此經當作必修的功課天天持誦,或者是向人宣講,或是念誦此經迴向給往生者。如此這般的功德利益唯有佛能盡知,連聲聞、緣覺、阿羅漢與世間的眾智者都無法完全了知,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獲勝菩提」即如前面第十三個功德利益「成正等正覺」,這裡的「決定」在藏文的意思是「不要疑惑」,就是對於如理地以聞思修行持《普賢行願品》將很快成佛的這一點,不要有任何的疑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獲得最殊勝、最究竟的菩提――成佛。



【第一節】 迴向具功德之願


    迴向具功德之願分五1、趨入菩薩迴向願;2、趨入諸佛迴向願;3、迴向願果現前願;4、迴向獲佛親予授記願;5迴向授記已利益眾生願。


1.趨入菩薩迴向願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聖文殊菩薩以殊勝的智慧摧毀一切執著而勇猛地利益一切眾生,如其具有如此的智慧與勇氣行利他事業一般,聖普賢菩薩亦如是善巧,以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一切善根,並迴向菩提。我今以發普賢行願等所累積的一切善根,迴向能夠常隨彼等菩薩修學。


    《入菩薩行》的梵語意為趨入菩薩的行為,即行持菩薩道、隨行菩薩之所為;同樣的,入菩薩的向願就是行持菩薩所做的向,也就是文殊菩薩等如何發願迴向,我亦如是發願迴向。「文殊師利勇猛智」文殊菩薩又名妙吉祥,藏音為「蔣貝」,「蔣」即梵文的「文殊」,意為妙;「貝」即梵文的「師利」,意為吉祥。「文殊」有平息、寂靜之意,能平息煩惱障與所知障故為妙;「師利」意為圓滿自他二利故為吉祥。「勇猛」是非常厲害的勇士,一般人說這人很勇敢,是因為他殺了無數的敵人或是做了他人不敢做的事,但是文殊菩薩的勇猛並非如此,而是做到凡夫難以做到的事,就是摧毀六道眾生最大的敵人――執著。煩惱的根本就是執著,文殊菩薩以智慧摧毀無始以來的執著,而且是徹底斷除,並利益無數無邊的眾生故稱為勇猛;「普賢慧行亦復然」普賢菩薩的慧行就是一切菩薩的智慧與行願,與文殊菩薩是完全相同的。「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我今將聽聞讀誦、演說《普賢行願品》的功德利益與三世所有的善根,為了讓自己能夠完全深入文殊菩薩的智慧與普賢菩薩的行願,因此他們如何發願、迴向,我亦如是發願、迴向。從前西藏有兩個好朋友一起去朝聖,當見到大昭寺的覺沃佛時,其中一人口齒伶俐,他迴向說:「見到覺沃佛如同親見釋迦牟尼佛,請佛陀保佑我、業障消除、家庭順遂……,最後一定要加持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說畢,另一人因為講話笨拙,等朋友說完後便說:「覺沃佛啊!我的朋友如何迴向,我也完全如此迴向,請加持我。」同樣的道理,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如何迴向,我們也應如此迴向,這樣的迴向就很圓滿、很完整了。

2.趨入諸佛迴向願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為利益眾生而示現的三世諸佛,異口同聲齊讚歎的就是這最殊勝的普賢諸大願。我今也將發願等一切善根,迴向能獲得普賢殊勝的行願。


    世諸佛所讚歎的殊勝迴向是什麼?就是將自己三世的一切善根迴向給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有情,乃至輪迴未窮盡之間,都會不間斷地利益眾生直至成佛,這也是普賢最勝願王的全部意涵。為什麼普賢行願是最殊勝的大願因為匯集了諸佛菩薩的廣大的行為與甚深的願力,故我今為了獲得最殊勝的普賢行願將所有善根迴向於此,這也是三世諸佛所讚歎的迴向內容。


    如同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精華,龍樹菩薩說此二頌: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乃是普賢行願品》的精華所以迴向時若沒有時間念誦完整的普賢行願品,至少要誦此二頌多羅那他尊者在《普賢行願品廣釋.諸聖者之密庫》中也說:「『文殊師利…』這二頌總集了所有迴向,因此是無上的迴向。因為沒有其他的迴向能超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世諸佛的迴向願了。總之,諸佛菩薩所發的行願我亦如是發願,並以此善根迴向能迅速圓滿成就我所發的普賢最勝願。


3.迴向願果現前願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祈願我將來面臨死亡時,能夠盡除一切業障與煩惱障,尤其是遠離親見諸佛的障礙,而能親見阿彌陀佛以及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眾眷屬。由於親見阿彌陀佛等故,清淨累世以來的罪障而獲得諸多的禪定之門,並立即化生於極樂剎土的蓮花中,所發普賢大願的一切結果當下立即成就,無餘圓滿於自相續中,並且直至輪迴窮盡仍不斷地利益一切眾生。


    此二頌是導歸極樂願,也就是極樂願文。「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願我在瀕臨死亡之際能淨除一切障礙,主要的障礙有煩惱障與所知障,以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二個障礙:五無間罪與捨法罪。有了這些障礙,就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除此之外,如果我們累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因,但若沒有淨除疑惑的障礙,而懷疑自己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使生於極樂世界的蓮花中,但蓮花不會綻放,一直待在花苞裡,雖然聽得到阿彌陀佛的聲音,但見不到阿彌陀佛的尊顏,這樣要等五百年之久,如坐在珍寶牢房中,待淨除所有的障礙後,才能親見阿彌陀佛,如經云:「彌勒菩薩請問世尊:『我見彼剎有些眾生住於蓮花中,有些於蓮花上金剛跏趺座而住,其因為何?』世尊答言:『前者懷有疑心修持善法發願往生,後者無有懷疑修持善法故。』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願我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極樂世界之後,以上所述普賢菩薩的一切行願,皆能一個不漏地完全現前、成就。現在我們只是發願而已,到那個時候,一切的行願都能真的實踐,自己不僅在阿彌陀佛的面前聽聞佛法,同時又可以化身無數,到其他的世界度化眾生。這裡的「利樂」是指暫時的利益與究竟的安樂,讓眾生得到暫時的利益如泯除人世間的天災人禍、無有病痛等等;究竟的快樂就是使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成佛。如此這般,不斷地給予安樂,直至輪迴中的眾生窮盡為止。


    此願與《極樂願文》中:「詣至極樂國,願面見彼剎,住世無量光,淨除諸罪障,四生中最勝,蓮花蕊中生,願得化身生。」只是文字的差別而已,意思完全一樣。



4.迴向獲佛親予授記願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祈願勝者無量光佛被具有諸多功德的菩薩眾眷屬圍繞,由於內有禪定的安樂外有大願成就的安樂,故為極樂我化生於此極樂世界的殊勝蓮花中,不僅親見如來無量光佛,並於佛前獲得「善男子!汝於某時、某世界名為某某佛……」之菩提授記。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此願與恰美仁波切所云相同:「以福力神變,手掌中放出,不思議供雲,願供佛眷屬,爾時願如來,展右手摸頂,得菩提授記。」所謂「彼佛就是指極樂世界的主尊無量光佛或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眾會」在藏文的意思是指「壇城」,即諸菩薩圍繞著主尊佛,此處是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及其他的菩薩、比丘等眾眷屬圍繞著阿彌陀佛「咸清淨」是指全部都清淨――所依與能依都清淨極樂世界沒有我們娑婆世界經常發生的天災人禍等故是所依清淨」;眾眷屬圍繞著主尊的景象非常莊嚴,他們內心都已成就禪定,外在也成就了行願,故為圓滿,由於內沒有煩惱外沒有生老病死等,故為能依清淨


    願我當時化生於殊勝的蓮花中,極樂願文》與《阿彌陀經》裡寫得很清楚,極樂世界不需要依靠父母生出,而是依於四生[1]中的化生,因為從蓮花中化生的緣故而稱為「蓮華生」。為何這裡特別提到「親睹」?因為有些人雖然已經累積往生西方淨土的四因,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卻認為自己的業障深重而懷疑是否真能往生淨土,因此懷疑心作障礙的緣故,雖然生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但是五百年都不會開花,能耳聞如來的法音,卻無法親見如來,所以這裡說「親睹」,是希望往生時沒有疑惑的障礙,能立即親見無量光佛,而親見如來能消除我們一切的業障,同時也能圓滿資糧,獲得極其殊勝的無量功德。


    「現前」藏文有親自、直接的意思,即阿彌陀佛親自授記我成就菩提,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覺,意即阿彌陀佛授記我將來成佛。何謂「授記」?就是將來成佛時的名號為何、眷屬有多少、能度化多少眾生等等,故此處祈願能得到菩提——成佛的授記。


5.迴向授記已利益眾生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願在極樂世界獲得無量光佛的授記之後,我於十方一切世界中化身無數億,一心利他每一剎那以方便、智慧般若波羅蜜多力,救度地獄等惡趣中的無數眾生,將彼等安置於無上菩提,直至輪迴窮盡為止。


    獲得無量光佛的授記之後,立即圓滿福慧資糧,淨除一切的障礙,雖然自己在如來面前聽聞佛法,但也同時化身無數遍佈在六道眾生當中。「俱胝」[2]是印度的數量單位,相當於一千萬,百俱胝就是一百個一千萬,也就是十億,但俱胝前面用「無數」來形容亦即化身無邊無際、不可限量。「智力」在藏文版被譯為心力,心是指菩提心,菩提是「覺」的意思,所以菩提心有時可以譯為覺心,因此心力可以解讀為菩提心的力量;此外,阿闍黎莊嚴賢在《普賢行願王廣註》中解釋道:「所謂的心力是指智慧的力量,即智慧的特性為無執、無礙之意。總之自己透過菩提心的力量而化身無數遍滿十方,每一剎那不斷地將無數的眾生從惡趣中救脫安置於增上生聲聞、圓覺、阿羅漢直至無上菩提完全無私無偏地利益所有眾生,直到輪迴窮盡為止。如恰美仁波切也說:「成佛後如無量光,僅聞名號熟解脫,化生無數引眾生,無勤任運利有情。」也就是說,發願自己成佛以後像阿彌陀佛一樣,一切眾生僅僅聽聞佛的名號就能讓眾生成熟與解脫,並化身無數無量來度化眾生,無有勤行也能自然利益一切有情。
-中善正義終-


[1] 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2] 印度有六十個數位,俱胝是其中之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