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清明釋疑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問道)


清明釋疑 (慈誠羅珠堪布——慧燈問道)


問題一:請問堪布,人火化後的骨灰應該怎麼處理?傳統是葬入墓地,後來有了撒入大海等一些新的安葬方式,不知道佛教有沒有什麼說法。如果骨灰處理得不好,會不會影響亡者的來世?謝謝堪布!

慈誠羅珠堪布(下文簡稱“堪布”):這很重要。人去世以後,家人肯定要幫他做一些事情,身體的安葬、處理就是其中主要的部分。傳統的骨灰安葬是可以的,如果想與佛教結合的話,佛教有一些咒語,例如不動佛心咒,可以打印出來放到骨灰上面,然後一起安葬,這樣對他有幫助。或是由僧人在寺廟念大悲咒或不動佛心咒,唸完後,用被咒語加持過的水灑在骨灰上面再安葬,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我們既可以用傳統的方法,也可以與佛教的方法相結合。如果要把骨灰撒在大海裡,那在亡者被火化之前,需要打印不動佛心咒與人的身體一起火化。如果沒做到,那就用不動佛心咒和大悲咒加持過的水灑在骨灰上面,然後再撒到大海裡面去。這是佛教的安葬方法。

此外,藏傳佛教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方法。比如把人的骨灰做成一種叫擦擦的小佛塔。當然,人的骨灰是不可以直接做佛塔的,需要一系列的儀軌對人的骨灰進行加持,使其變得比較乾淨後才可以成為做佛塔的材料。做完後要選擇適當的地方安放。這樣對亡者會有一定的幫助。這種處理骨灰的方式,我們自己一般做不了,需要專門的人來為亡者做。

我覺得我們漢地居士還是選擇前面用大悲咒和不動佛心咒加持的方法比較好,當地寺廟的任何一個普通僧人,或是我們自己、學佛的師兄都能做的到,又可以幫助到亡者,這種方法比較容易。不動佛心咒我們可以自己從網上下載打印,在火化之前,分別放在死者心口和額頭這兩個位置,一起火化;或者在火化後,把這個咒放在骨灰上一起安葬,這個很簡單。


問題二:現在有的寺院可以安放骨灰,如果把骨灰放在那裡,對亡者是否有好處,還是跟放在普通的靈堂作用一樣?

堪布:從寺廟的角度講,那麼多人的骨灰放在裡面,對寺廟不是很好。但從亡者的角度講,把骨灰放在寺廟,寺廟每一次早課、晚課、佛事活動的時候,給他們做一定的回向,對亡者是有利的,總比把骨灰放在其他地方好。但是如果寺廟只是收個費,而沒有做回向、超度等佛事活動的話,那放在寺廟可能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不過,寺廟裡一般應該會做的。


問題三:堪布,您好!每年清明時,家裡人會為去世多年的長輩掃墓、祭拜。請問堪布,亡者真的知道親人來看他們了嗎?

堪布:這是一個傳統風俗。不管亡者看到與否,這是我們晚輩對祖先的恭敬,是可以去做的。但他真的能看到嗎?看不到,因為他已經投生了。在死亡後的七七四十九天裡,亡者有可能看得到。比如我們的上一世都是五十年前、四十年前、二十年前去世的,而現在我們都在這裡,那我們能看到有人到我們上一世的墓前去送東西、掃墓嗎?我們看不到,同樣我們的祖先也看不到。但這不是能不能看到的問題,而是對祖先的尊敬,照樣可以去做。但實際上他們投生了以後是看不到的,佛經裡也有這樣的記載。


問題四:祭拜時,我們是否可以帶一些他們生前喜歡的煙、酒、肉什麼的?我們燒的紙錢、紙房子,還有汽車、冰箱等,他們能得到嗎?

堪布: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印度的一個富豪死了,很多人來送他,並且準備了特別多的食物和東西。佛陀的弟子就問釋迦牟尼佛,這些東西亡者真的能夠得到嗎?佛說亡者是得不到的。但這些亡者親人能得到心理的安慰,這個可以理解、可以做。不過有一種專門給亡者佈施食物的儀式和禪修的觀想,如果有這種儀式的話,那亡者是可以得到這些東西的。如果沒有儀式、觀想、禪定的力量,那亡者就不一定能得到。尤其是已經去世很久的人,因為早就投胎了,所以拿食物去,他也用不上。


問題五:謝謝堪布!按照佛教的看法,我們祭拜的時候,用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到他們?

堪布:傳統的掃墓該做的都可以做。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加一些佛教的儀式,比如我們掃墓當天,除了掃墓外還可以念一些佛號、佛經,比如阿彌陀佛名號,或《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之類的佛經。反正當天在掃墓的同時幫他做一些善事,這對他一定是有幫助的。


問題六:堪布,您好!有人說墓地陰氣很重有晦氣,身上要戴一些紅繩,防止把一些髒東西帶回家裡去。請問,我們要到墓地時,需要做些什麼保護性的措施?謝謝堪布!

堪布:身上戴一些紅繩,這個可能是民間的說法。我們可以尊重這種風俗,但實際上光靠一根紅繩,可能沒有什麼效果。你覺得墓地有什麼東西,或是你回家時有什麼東西跟著你,這是心理作用。實際上不會有什麼東西跟著你,但有一點保護措施至少會有安全感。所以我們身上可以佩戴一些般若佛經和小的佛像,還有就是密法裡面的金剛結。

我們身上也可以什麼都不帶,去墓地的時候就念觀音心咒,嗡嘛呢巴美吽,還有蓮花生大師的心咒等,這樣就可以了,這些是最好的保護措施。


問題七:堪布,您好!家裡老人去世後,我總覺得他沒走,會回來找我,有點害怕。請問您,剛去世的親人是不是真的會回來,一直跟著他放心不下的親人?謝謝堪布!

堪布:你有這種感覺,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實際上我們不一定能夠感覺得到。但人去世的前幾天,他們是會在我們的周邊,但是我們不需要害怕,因為他們對我們沒有任何傷害。他們中有些人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會過來給我們打招呼;他們會看到我們對他做的一些事情,哭泣、悲傷……他看到這些也會放不下。但是他們的放不下、來找我們,對我們不會有任何傷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他們做一些善事。每個人死亡後都有過渡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是七七四十九天,但是有些人會短一點,有些人則會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過了這段時間他就會去投生,投生後人就徹底走了,他再也不會存在於這個空間。即使在,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傷害。

我們不要認為人死了就變成鬼。大家都覺得鬼特別恐怖,覺得如果鬼在身邊,怎麼能不害怕?不要這麼想。人死了以後不是成為鬼,而是在七七四十九天投生前以中陰身的狀態存在。雖然我們看不見中陰身,但他還是屬於人的形式,所以他還是人。後半期他就逐漸開始變成下一世的形態,如果他下一世還要投生為人,那他這個過程一直都是人;如果投生成其他的眾生,那他就慢慢開始變成其他眾生的形狀。但這些都不是鬼,所以都不需要害怕。


問題八:堪布,您好!老人去世很長時間了,但有一段時間我經常能夢到他。我想問,他是不是真的需要我幫助,而我能不能真的幫到他?

堪布:人去世後的一兩年,家人經常夢到他,這不一定是他需要什麼幫助。可能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家人去世後的一兩年會比較頻繁的夢見,時間長了就不那麼頻繁了。這可能也不是他需要什麼,或者他透露什麼信息。但是無論如何,能幫助他的善事你都應該儘力去做。不過夢見他是不是因為他需要幫助呢?這不好說,可能不是。


問題九:堪布,您好!我現在還沒有開始學佛,但我知道死亡隨時都會來臨,像我這樣還不瞭解佛教的人,面臨死亡時能做些什麼?

堪布:首先,我覺得不管是有信仰還是沒有信仰的人,都應該高度重視死亡這個生命現象,一定要把它當一回事,這個很重要。如果自欺欺人,也許會錯過一些比較好的機會。所以第一,一定要高度重視它。因為我們每個人一定會有這麼一天,所以一定要重視。第二,除了重視以外,你還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去探索、研究。你現在還沒有學佛,還沒有進入佛門,我們就不能用佛教的方法去要求。那麼你首先可以做的就是重視死亡,其次就是去探索、研究,去瞭解,這兩個都非常重要。

你瞭解了以後,也許會改變現在的想法,你可能會覺得要去做一些準備。但這些準備、這些面對死亡的方法,是我們在大學裡,即使是全球一流的大學也學不到的。如果你真要做準備,那就只能回到佛教裡去找答案。當然其他的宗教也有面對的方法,但多數的人,無論對佛教有沒有信仰,骨子裡至少對中國幾千年的儒釋道傳統文化有親切感,所以這個時候你可能會主動到“儒釋道”當中去尋找答案,並且可能會比較傾向於佛教,因為佛教裡關於死亡和投生都講得非常透徹,而道教和儒教裡對這些則講得不是很多。所以這時你也許就進入佛門了,進入佛門後會有很多方法,你自己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了。目前我只能這樣回答。


主持人總結:感謝堪布為我們就死亡方面的疑惑做瞭解釋。我記得堪布曾經在微博上寫過這麼一句話,“人們說日落,其實並不是日落,而是地平線的上升;人們說死亡,其實也不是結束,而是下次旅行的開始。”面對死亡,以前我們因無知而恐懼,現在我們因瞭解而勇敢。讓我們真正地瞭解死亡,勇敢地面對死亡,不去忌諱它,不去談“死”色變,以這種心態去迎接一定會發生的這個事實。感謝慈誠羅珠堪布參加我們的《慧燈·問道》,感謝觀眾朋友們,下期再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