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思維獲得暇滿能攝取大義-3


思維獲得暇滿能攝取大義-3

撿回浪費的時間

就是把以往浪費的時間撿回來。佛法並沒有古今之別,只是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同。如果我們能迷途知返,採取與道相應的方式,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所以大家從今天開始,要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把不該浪費的時間都撿回來,把浪費人生的事都杜絶掉。把時間儘可能用在佛道上。這樣才能依止人身修道,贏得人身的大義。

暇滿本來是用來攝取大義的,其它與道不相干的都要放下。心只能緣一種,要麼緣法,要麼緣非法,凡是緣非法的都是浪費生命。一切跟修道無關的,能減少的就減少,能放下的就放下。一定要作智慧的安排,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想辦法節省時間,攝取佛法的大義。

我們修行淺的人,白天在外奔波,做不得主。重點要把握住一天的早晨、夜晚和節假日這些時間,這些時間不能再錯過了。對外,要禁止夜晚出去活動、接觸世間人;對內,要禁止看電視、上網、打電話閒聊等等,這才有時間上的保障。

不改掉看電視、打電話、上網、閒聊的放逸惡行,就只有淪為無暇的人生了。是有暇、還是無暇,全看你自己。喜歡看電視、打電話、上網,就是無暇之人,因為心都被攪亂了,怎麼聞思修佛法呢?連佛法最起碼的功德也難以生起。一般人看電視、打電話、上網、購物時興緻勃勃,做功課卻無精打采,馬虎了事。精氣神早被欲塵吸光了,馬馬虎虎念一下,打個哈欠就睡覺了。

作“吞噬暇滿的惡魔”想


舉兩個例子:

比如,看到街上、地鐵站台上賣報紙,就像見到魔鬼一樣,不要碰它。要這樣想:報紙讓我散亂、讓我生種種不清淨的分別,把我拉向輪迴、拉向惡趣。它就是張牙舞爪的魔鬼,吞噬我人身的精華!

又比如,進入一家大型超市,商品琳瑯滿目。馬上警惕:這是魔宮,一進去就被吃掉兩、三個小時的暇滿,不能進去。自己的生活能簡化,就可以少進甚至不進大超市。我們修道的人,粗衣淡飯隨緣過。養活自己用得了多少?不應該被五欲所累。像穿的幾身衣服,好好地洗,好好地穿,兩三年都不用換,哪裡要經常逛時裝專賣店呢?像這樣舉一反三,對種種世間五欲都作“吞噬暇滿的惡魔”想。

即生成就的所依

在《虛空珍寶經》裡,佛說:“內心分別沒有摧滅,就是散亂者,沒有閒暇。內心分別寂滅之後,自性安住,稱為閒暇。如此了知心的自性之後,心和真實義相應,稱為圓滿。”

大家都希求即生成就,即生成就的前提就是遠離無暇。什麼是無暇?眼耳等六識入在六塵境界裡流蕩,就是無暇。上等人寂滅虛妄分別,自性安住,叫做“暇”。依止寂止之後,以勝觀智慧照見真實而證悟,叫做“滿”。以這個為所依,止觀雙運,就能即生得大成就。唐代趙州禪師說:“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覺明妙行菩薩說:“少說一句話,多唸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中等人應當放下萬緣,唸唸緣在法上。最下等也應當為了修道,戒掉上網、聊天、電話、電視、旅遊、串門、請客吃飯這些毫無實義的事情,儘可能地利用時間修法。如果連這個最起碼的要求都做不到,那就不是修道人了。因為你連修道的所依——暇滿都不具足,怎麼能修道呢?

來果老和尚講過他自己修行的經歷,他說:

光緒三十三年春天,我住在金山禪堂,發願以開悟為期,不悟不出禪堂,立行不倒單,不請病假、香假、縫補假、經行假、殿假,寧可死在禪堂,不死在外寮。單參“唸佛是誰”,毫無其他妄念。

規矩熟悉後,就安心辦道。任何人見不到我的眼珠,聽不到我的音聲,沒見過我回一個頭。

一天洗澡回來,走到大殿門口,忽然抬眼往裡看了一下,就被方丈室的僧人呵斥說:“放逸!”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到開大靜後,自己打耳光七八下,痛責自己。

又一天,有人問我大殿裡供的是什麼佛像?我回答不出。他又追問佛像有沒有鬍子,也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沒有抬頭向上看過。

一天在齋堂裡受供,工夫得力,舉起碗,一動不動,大約有五分鐘。被僧值打了一記耳光,碗和筷子全都掉地,衣袍沾滿湯水,碗碎成幾塊。還是工夫把住,不許打失(即丟失)。像這樣,從早到晚地用功,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不虛度。

到光緒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號,晚上第六支香,開靜的木魚一敲,猛然豁落,就像千斤擔子頓時卸下,打失娘生鼻孔,大哭不止,悲嘆無盡,迷惑直到今天,沉沒輪迴,枉受種種苦楚。可哀可痛!可限悲思,無法言表。

這就是珍惜暇滿的上等之相。唸唸心在法上,六根絲毫不散亂,所以能速得成就。古人說:“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大家要努力向上等修行人看齊,即使暫時做不到像他那樣,也一定要做到他的一分。


以上“珍惜暇滿”的內容就講到這裡。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