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月官菩薩的故事:第三章 遠離榮華 赴島弘化


隨後,月官在一位大乘阿闍黎處受取歸依及五戒學處;於大阿闍黎安慧處聽受經藏與對法藏,大部分僅聽聞一遍就能明瞭,並在持明阿闍黎無憂處受取經教口傳和修持明咒,因此親見聖觀世音及度母而成為大智者。之後,他在東方的跋惹沙王的境內造了很多醫學、詩韻學、工巧學的論典,尤其是講述很多的聲明學。當時,他娶國王的女兒多羅(意為度母)為妻,並蒙國王賜予一片國土。有一次,她的侍女呼喊多羅,他心想:娶和本尊同名的人為妻是不恰當的。於是月官打算前往他處,不料卻被國王發現,國王下令:「如果月官不和我女兒同住,便把他裝進箱子裡,丟到恒河去!」於是派人緝捕月官。月官誠摯祈禱至尊聖度母,因而到達恒河與大海交界處的一座海島,據說這個島也是聖度母所化現的,因為阿闍黎月官住在這裡,故名為旃札杜伊巴」(意為月洲),據說這個島至今依然存在,能容納七千個村落。阿闍黎居住在這島上,以石頭雕塑聖觀音像和度母像。最初只有漁民們聽過這件事,後來其他人也逐漸來到此島而形成城市。

    由於觀世音菩薩的策勵,果彌意即官成為優婆塞(此處指終身受持八關齋戒、穿著僧服的八戒居士),而名為旃札意即月,之後即以旃札果彌」(即月官著稱。隨後商人們載他至森嘎拉島,那裡有許多的龍病,於是阿闍黎在那裡建造一所聖觀音獅子吼大殿,疾病自然平息,並在那裡宣揚無量的工巧明、醫方明等明處。特別饒益小島上的那些人,應其所求地講述大乘法,並從地主夜叉那裡受取財物,建立許多的僧院。

後來他又返回南贍部洲的南方一帶,在婆羅流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學者)的佛殿中看到龍在聽聞聲明學的畫像,以及龍謝沙所造的《巴膩巴》(聲明學的四大著述之一)的釋本,於是斥責:所謂的應該要少文、義多、不重複、完整,而龍卻非常愚笨,文字多、意義少、重複、不完整。」於是他造了《巴膩巴》的意義釋――《旃札文法》及其支分論。這部典籍所說的「文少清晰並完整」也是對龍的諷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